新污染物治理“方案”落地進度需加快
【谷騰環保網訊】近日,一則“科學家首次在人類母乳中發現微塑料”的新聞沖上熱搜,引發網友對微塑料影響人體健康的擔憂。一條高贊評論顯示:我們該做些什么了。
事實上,治理行動已經開始。微塑料是新污染物的一種。新污染物,是指具有生物毒性、環境持久性、生物累積性等特征的有毒有害化學物質,這些物質對生態環境或人體健康存在較大風險。目前,國際上廣泛關注的新污染物有四大類,分別是持久性有機污染物、內分泌干擾物、抗生素和微塑料。新污染物治理已成為我國“十四五”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點。
今年5月,國務院發布了《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行動方案》),《行動方案》要求,到2025年,完成高關注、高產(用)量的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篩查,完成一批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,對重點管控新污染物實施禁止、限制、限排等環境風險管控措施,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顯增強。各地也根據地方特點,陸續印發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。
強化監管執法是方案落實的有力保障?!缎袆臃桨浮分赋?,要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,嚴格落實國家和地方新污染物治理要求。對于新污染物治理這個新挑戰,基層生態環境部門如何推進?
現狀
有的地方已經行動,有的地方仍在觀望
《行動方案》雖然于今年發布,但關于新污染物治理的相關工作已提前展開。
2021年1月1日,《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辦法》(以下簡稱《登記辦法》)開始施行?!缎袆臃桨浮芬蔡岬?,要嚴格執行《登記辦法》,落實企業新化學物質環境風險防控主體責任。全面落實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制度,是進行源頭管控、防范新污染物產生的重要抓手。
有的地方已經有所行動。根據青悅ESG數據庫從各地政府執法部門收錄的不完全數據,新化學物質管理已有26個處罰案例,其中,江蘇省的案例數量名列前茅。
記者從江蘇省蘇州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得知,2021年6月,索爾維(張家港)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和蘇州園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違反《登記辦法》,均被處罰款14400元。
“新污染物對很多企業來說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,有時候企業多生產一兩種化學物質,他們可能并不在意。但是我們處罰了兩家企業,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,后來就有不少企業主動進行登記。”蘇州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鄭興春表示。目前,蘇州已經開啟了對全市企業尤其是化工企業的摸排,初步建立起相關企業基本信息數據庫,并加強宣傳,提高企業對新污染物的認識。
但是,記者通過采訪一些地市生態環境執法人員了解到,有的地方在新污染物治理方面還未有進展。
困惑
制度標準不完善,技術手段跟不上,部門間信息溝通不暢
“這是一個新問題。”
“目前還沒有制定出臺含特定新污染物廢物的檢測方法、鑒定技術標準和利用處置污染控制技術規范,日常監督管理無標準可依。”
“在打擊新污染物違法違規行為時,無法可依。”
“大家可能更傾向于做比較成熟的案子,新污染物治理這方面工作還想再等等看。”
這是本報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聽到的一些聲音。
鄭興春在執法一線中也遇到一些困惑。比如,上述索爾維(張家港)精細化工有限公司違反《登記辦法》的線索,是通過海關的備案信息和大數據比對得到的,而生態環境部門并不掌握這些信息。
有觀點認為,執法主要針對的是新污染物的末端治理,如果制度配套不完善、技術手段跟不上,那么新污染物治理從方案到執法落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對此,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一級巡視員于紅霞認為,技術儲備不足和治理體系有待完善雖然客觀存在,但執法監管不應因此停滯、缺位。
事實上,關于新污染物治理的制度、標準并非空白。近年來,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,在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方面開展了多項工作,為新污染物治理打下較好的基礎。例如,推動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環境風險管理立法;開展化學物質環境風險評估,印發兩批《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》,列入共計40種應優先管控的化學物質;部分已經出臺排放標準的新污染物已納入環境影響評價體系。
于紅霞認為,新污染物治理要注重法律、法規、標準、方法的研究和制定,也要注重推動其應用。既有的法律、法規、標準一定要學懂、弄通、用好。以《登記辦法》為例,既然開始實施就應當積極落實。“如果連執法人員都不在意,又怎么要求企業落實責任?”
緊迫
威脅影響時時處處,如何讓方案加速落地?
新污染物有兩個關鍵特點,一是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的威脅,二是其處在“進行時態”。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認識提高,不斷有新物質、新危害被發現。當這些物質被發現時,可能早已進入環境中并產生持久性危害。因此,讓《行動方案》落地見效迫在眉睫。
要盡快統一思想認識。在于紅霞看來,當前的關鍵問題之一是對新污染物治理的思想認識不統一。“不僅要加強企業的認知,也要提升生態環境隊伍自身的素養。”于紅霞認為,基層執法人員要重視新污染物的治理,認識到這是接下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一個重點。要認真學習已發布的相關法律、法規、標準,提升自身執法監管的能力。
要盡快出臺具體指導方案。于紅霞建議,各地應根據不同的現實情況,以及新污染治理條件、能力的不同,因地制宜出臺針對性更強的具體指導方案。
要加強培訓、強化考核。于紅霞認為,要重點組織開展對執法人員進行關于新污染物治理的相關培訓。同時,要將新污染物治理融入日常生態環境管理中。在各地執法人員大比武中,可以增加對新污染治理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學習和執法應用的內容。
要加強各部門協同聯動。這是《行動方案》著重提及的內容?!缎袆臃桨浮分赋?,建立生態環境部門牽頭,發展改革、科技、工業和信息化、財政、住房和城鄉建設、農業農村、商務、衛生健康、海關、市場監管、藥監等部門參加的新污染物治理跨部門協調機制,統籌推進新污染物治理工作。加強部門聯合調查、聯合執法、信息共享,加強法律、法規、制度、標準的協調銜接。
這一關鍵問題在基層反應也很強烈。“我們特別希望能建立一個平臺,各部門所掌握的企業生產信息可以聯網查閱,并構建一個數據庫,支持信息比對。當有企業未登記新化學物質時,平臺可以進行提醒。”鄭興春說。
記者注意到,關于新污染治理的法規制度已經在加速制定。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公布的2022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中,中國首部國家層面的化學品管理法律《危險化學品安全法》被列為預備審議項目。9月27日,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公開征求《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(2022年版)(征求意見稿)》意見的通知,指出對列入《清單》的新污染物(有毒有害化學物質),應嚴格按照要求落實禁止、限制、限排等環境風險管控措施。

使用微信“掃一掃”功能添加“谷騰環保網”